沖浪
沖浪是一種非常緊張刺激的水上運動,使用沖浪板的沖浪選手通常都是站在一塊窄長的沖浪板上,乘著浪峰掠過水面。另外,還有一種稱做“人身沖浪”,就是不使用沖浪板的沖浪運動。無論哪一種,沖浪選手都需要把握很準確的時機,同時要有很靈敏的反應,保持身體的平衡。
歷史沿革:
很多人以為沖浪是一種新興的運動,其實不然,它的歷史其實還算是比較古老的,它起源于幾百年以前的太平洋島嶼的運動。英國著名的航海家兼探險家詹姆斯·科克船長在1788年抵達夏威夷群島時,沖浪就是那里很受歡迎的一種運動。
1957年左右,一種輕型沖浪板的誕生使沖浪運動得以蓬勃發展起來。這些新的沖浪板通常用外面包著玻璃纖維和松脂的泡沫塑膠做成,長度只有210公分——240公分,重量則只有3.6公斤,比舊式的沖浪板輕便了很多,連婦女和兒童都愛上了這項運動。美國的沖浪協會創立于1961年,沖浪運動以夏威夷和加州海岸為中心。目前,澳大利亞、日本、南非、巴西、秘魯和歐洲都是沖浪運動非常盛行的國家。
玩法及技巧:
沖浪運動通常是從人身沖浪的訓練開始的。人身沖浪,就是沖浪者先游泳離開海岸去等待大浪,當大浪沖向海岸時,就以側泳游向海岸。當游到浪峰上時,把臉朝下,背部拱起來,并把手放在腿的旁邊,這樣海浪就會把他沖向岸邊。海浪消失,沖浪者就把兩手張開以減慢速度。這種沖浪感覺訓練以及平衡感訓練在沖浪板沖浪中是相當重要的。利用沖浪板沖浪的選手,需要把腹部趴在沖浪板上,然后再劃到海浪成型的地方。當大浪開始沖向岸邊時,沖浪選手就奮力劃到海浪的前面,在海浪開始把沖浪板沖向海邊時,迅速站立起來,一腳在前,一腳在后,以改變身體的重心來駕馭沖浪板橫過波面。優秀的沖浪選手可以移動自己和重心到沖浪板的前端,但大部分人都是站在中央或者后面部分來控制方向。
通常一個大浪能把沖浪者沖到岸邊沙灘上,有技巧的沖浪者一般都不會直直地朝岸邊前進,他們通常都和海岸線形成某個角度行進,也就是斜著岸邊沖過來。這樣沖浪的距離就可以加長,有時他們可以以時速55公里以上的速度沖過去400公尺以上產距離。
平均一公尺的浪高對沖浪運動來說,就是很理想的高度了,一公尺是以下雖然也可以,只是效果差一些。在夏威夷海岸,有些浪高甚至可高達8公尺以上,提供了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沖浪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