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特種部隊權威教程
2 心跳、呼吸與脈搏
正常的呼吸自然而放松。粗重的呼吸表明呼吸困難或者不暢。仔細諦聽,不時地檢查昏迷病人的呼吸狀況,除去阻塞物,如果呼吸困難,進行人工呼吸,檢查頸部或腹部的脈搏跳動。
呼吸停止可能的原因
□頸部受傷或異物阻塞上部呼吸道
□淹溺或電擊
□悶塞窒息
□煙、氣或火造成氣管灼傷。
□缺氧
□胸部受壓
2、1 窒息和阻塞
如果呼吸停止,應立即除去呼吸道中的任何阻塞物,并進行人工呼吸。
清除阻塞物——水草、假牙或食物。用手指清除口中雜物,確保舌頭不會向后阻住呼吸通道。
如果某人似乎快要窒息,但暫時還能呼吸和咳嗽的話,讓他咳嗽。捶背有時會有所幫助。如果病人不能說話,使用“Heimlich策略”。
“Heimlich策略”
站或跪在病人身后,雙臂抱住病人腰部,雙手疊放在腹部中間,用拇指撳壓肋骨以下的腹間。加壓并迅速向上猛推,連做四次。如果這還不奏效,在其后背部猛擊四次,使阻礙物放松,然后再來四次。當病人開始恢復呼吸或者大聲咳嗽即可停止。
如果開始時沒有成功,再重復做。不要放棄。如果阻礙物已被清除,而病人尚未恢復呼吸,要準備好進行人工呼吸。
如果傷員昏迷,讓昏迷者仰面躺在地上,雙膝分開,雙掌交疊,斜放在病人臍部,迅速向上腹猛力推壓。如果阻塞物似乎并沒有移開,迅速將病人側放,在肩胛骨之間連擊四次。如果需要,重復再來。
自 救
如果獨自一人,可以趴在凸起的粗鈍物體上——土坎,落木。如果在室內可以用椅背。
2、1、1 不同對象的窒息
嬰兒
用一只手抱起嬰兒,臉朝下趴在你的前臂上,使嬰兒頭部略低于胸部,用另一只手掌后部在肩后背快速擊打四次。
用手托住嬰兒后腦勺將他翻過身來。用兩指迅速輕壓胸中部四次。重復做。如果呼吸停止,要準備好“口對口”人工呼吸。
兒童
可以使幼兒頭朝下,用手掌后部迅速連續擊打肩后背部四次。對于較大的孩子可以將其放在膝上,或者用一只手支撐住他的胸部,用另一只手擊打。用兩根指頭代替拳頭,試一試“Heimlich策略”也是可行的。如果呼吸停止,救護方法見“人工呼吸”。
懷孕或肥胖者
運用“Heimlich策略”幾乎不太可能。把拳頭放在胸部中央,然后執行類似程序。
2、1、2 極端行動
在很少的情況下,重復使用“Heimlich策略”也不能使病人吐出阻塞物,需要采取極端的行動:在病人喉嚨里阻塞物下部切開口,同樣方法也適用于頜部受傷阻礙病人呼吸的病例。這種技術只可用于生死攸關且方法用盡的情況下。對于沒受過訓練者來說,無疑是個冒險,但如果不用此法就無法挽救病人時,為了救命冒這個險是值得的。如果你利用環狀甲狀軟骨技巧,將無明顯的流血。這比氣管切開術要好。切口位于喉結下方。
準備工作
你必須有鋒利的刀片——解剖刀或鉛筆刀,而不是寬背刀,以及一段中空管(圓珠筆芯,從車上取下的一段清潔的油管或水管,小型注射器,甚至一段中空的植物莖都可以)。如果有現成的沸水或火,應將它們消毒滅菌,但別浪費時間臨時煮水或生火。
從車上取下的有油的臟管會引起肺部感染。
具體方法
1、使病人平躺,將其肩部抬高,頭后仰,頸部成直線繃緊。
2、用一指壓住喉結下部——頸部前面骨狀的凸起(男人比女人更明顯),找出喉結下方另一塊較小的凸起軟骨。在這兩個凸起之間你會找到一條凹谷。
3、在凹谷正中處開一切口。要小而深——豎直深達1~2厘米——在下手前在刀片上標明相應的長度。當刀片切向氣管時你會發現更加容易。不要再向下切。
4、將刀片向兩邊稍稍轉動,以打開切口。
5、將中空管插入切口,讓空氣進入肺部。一旦位置適當,用膠帶扎緊,或用繃帶將它固定,阻止脫落。
無論是自然的還是人工的,一旦呼吸道暢通了,如果病人還不能呼吸,必須執行人工呼吸。
2、1、3 防止窒息
壓力
任何造成胸部擠壓的情況都可能引起窒息。在懸崖上滑落被安全繩懸住的爬山者會發現繩索束住胸部很難呼吸,可用有固定直徑的環的繩索控制體重,減輕壓力。(見“露營”章之“結”)
雪崩或土壤塌后都可能壓住胸部,使呼吸困難,如果可能應成蹲伏姿勢,手臂彎曲交叉,保護胸部。
如果有人被失事殘骸壓住,又無法移走重物,可用杠桿原理舉起重物,再用撐木支撐住。
煙和毒氣
為了阻止煙進入肺部,用良好的篩網材料捂住口鼻,以便濾去濃煙。煙可以看見,為避開它提供了機會。通常看不到有毒的氣體,只有站在它們的上風處才會安全,或者使用呼吸面具。受害者必須轉移至新鮮空氣中。
缺氧
在缺乏通氣裝置或者被碎石或雪塊封閉的避難棚里氧氣常會逐漸減少,甚至用光。如果室內生火,不僅氧氣有用光的危險,還會產生致命的一氧化碳,病人必須轉移到新鮮空氣中。
一氧化碳中毒
這種氣體存在于封閉空氣中會是致命的,中毒者很少能意識到它是罪魁禍首。一氧化碳中毒癥狀類似過度酗酒者:記憶和判斷能力喪失,盲信的可能增加,而且對危險認識不足。
總要保證有充分的通氣設置,尤其是在使用火爐時。在避難棚里點燃一支蠟燭,如果火焰變長變高——甚至在極端情況下能延伸至屋頂——這是嚴重缺氧的信號,這時必須要通風換氣。病人要轉移到新鮮空氣中。
2、2 呼吸/脈搏停止
溺水
可能由液體阻塞呼吸道引起,面部尤其是嘴唇和耳廓發青變紫,很可能口腔和鼻孔充滿廢物——它們阻塞了呼吸通道。
別企圖將水從肺部倒出來——你做不到。盡可能早地進行人工呼吸。如果溺水者仍在水中,可支撐住漂浮的身體,迅速除去口鼻里的水草、假牙或其他阻塞物,然后用“口對口”法進行人工呼吸。如果在陸地上,可用“霍格·尼爾森法”。
電擊
原因通常很明顯,被電擊中會導致心跳停止,肌肉抽搐,會將受害者拋出一段距離。電流灼傷比看上去的傷痕要深得多。
在電源沒有切斷或挑開之前絕不要去碰受害者。如果有器具,可用絕緣體迅速斷開電流接觸點。但要當心任何可能導電的液體——被電擊中可能會小便失禁。在治療灼傷之前如果需要應進行人工呼吸,施以心臟起搏術。
閃電
癥狀類似電擊。被閃電擊中者通常會有驚人的動作,躺下后毫無意識。如同電擊點火一樣,衣服可能會著火。這種燒傷會比看上去要嚴重得多。項鏈、帶扣或其他金屬物都可能瞬間燒壞。如果需要應進行人工呼吸,治療燒傷。可能會延長蘇醒期,相當長時間后才能恢復。
中毒
進入肺部影響神經系統的毒物會引起窒息。
中暑
癥狀為胸悶氣短,病人感到眩暈,似乎馬上就要癱倒,經常會煩躁不安。大汗淋漓,脈搏跳動失去節律,嘴唇或皮膚發藍。
如果呼吸停止應盡快進行人工呼吸,如果脈搏停止要外施心臟壓迫術使心臟恢復跳動。
2、3 人工呼吸
口對口式(“生命之吻”):是最有效、最迅速的方法,呼吸道通暢后應立即進行。正常情況下,病人的呼吸很快會恢復過來,除非被電擊、服毒以及一氧化碳中毒等,在這些情況下,神經和肌肉都被麻痹,或者一氧化碳替換了血液中的氧。要有長時間堅持的準備。
使病人仰面躺在地上,用手扳開下頜使其頭向后仰(防止舌頭后滑壓住呼吸通道)。用另一只手捏住鼻孔。檢查口和喉嚨有無阻塞物。嘴對著嘴,不停地吹氣和吸氣。
當你輕緩向病人肺部吹氣時注意胸部的擴張。(如果胸部沒有擴張隆起,將病人側放,在肩后背捶擊,除去阻塞物。當看到胸部自然回落時再進行一次深呼吸,你應該感覺或聽到有氣回落。
盡可能快地重復六次,然后每分鐘做十二次,直至病人恢復呼吸。
對于孩子,不要猛擊,可以正常呼氣;對于嬰兒可以微微吹吸。首先盡可能快地吹吸四次。強迫式猛吹很可能會傷害小孩柔嫩的肺臟。
口對鼻式:不管什么原因,如果你無法做到上一種方法,可將病人嘴部封住,用口對鼻式進行人工呼吸。對于嬰兒可以用嘴同時封住他的口和鼻。
堅持下去! 堅持,無論用何種方式。首先的五分鐘可能是最為關鍵的,但是如果病人仍未恢復呼吸,人工呼吸至少應持續1小時,團隊成員可以替換進行。同時檢查心跳是否正常。
2、3、1 對面部受傷者進行人工呼吸
□Silvester法
在以下情況下采取此法,即病人中毒或面部受傷,使得口對口式人工呼吸無法進行,尤其當病人可能需要進行心臟壓迫法時。
使病人仰臥,抬起肩部,背部下面墊起折疊的毛毯或衣物。用雙膝夾住病人頭部,雙手平放病人脊下部肋骨部,向前搖動,輕穩地推壓腹部。
盡可能向上向外舉起病人雙臂。
對于成年人應每分鐘重復進行12次。如果沒有效果,將病人側放,在肩部后背處輕擊,使得可能存在的阻塞物脫離,使呼吸循環恢復通暢。
不要放棄 曾有過本能呼吸停止三小時后通過人工呼吸方法救活的例子。無論是溺水、電擊還是體溫過低者,都有成功的范例。
2、3、2 面朝下式人工呼吸法
霍格·尼爾森式
如果病人無法進行口對口式或者病人無法翻過身來,可以采用此法使病人恢復呼吸。病人面朝下平躺在地上。污物可以從嘴中流出,不會引起噎息。
將病人手臂彎曲,墊在面部下面。松開扣緊的衣物,確信舌頭伸向前,口部沒有水草、泥漿等阻塞物。
跪著面對病人,一膝在前,手掌伸展壓擊病人肩后背部,依次完成以下程序,連續進行8次。
1—2—3、直臂向前推壓肩后背(大約進行2秒)。
4、手掌向后推壓,抓住病人上臂(0、5~1秒)。
5—6—7、輕微抬起病人的雙臂,進一步搖動后背(2秒)
避免將病人軀干或頭部抬得過高。
8、將病人雙臂放低至地面上,并復位(0、5~1秒)。
每分鐘重復12次。
注意:如果病人雙臂受傷,可將折疊的毛毯墊在額前,舉臂時可握住腋下部位。如果肋骨或肩部嚴重受傷,這種方法就不切合實際了。
在呼吸恢復之后,將病人按前敘的恢復態位置放置——但如果脊椎骨受損就不能這樣了。
2、4 心臟還跳動嗎
腕部測脈搏
手指輕微按住腕部橈動脈,約在拇指側腕部向上約1厘米處。
頸部測脈搏
面偏向一邊,沿喉結用手指邊側可以感知明顯的頸動脈脈搏。
正常的脈搏
在放松狀態下成年人每分鐘心跳60~80次,平均72次,幼年期兒童心率更高,每分鐘可達90~140次。激動狀態下心率增加。
別浪費寶貴時間——計數30秒鐘脈搏數,乘以2就可以了,用有秒針的手表精確掌握時間,記錄下結果。
如果你感覺不到脈搏,病人瞳孔放大,在持續進行人工呼吸的同時,用心跳起搏術幫助病人恢復心跳。口對口式和“Silvester法”都允許這兩個動作同時進行。
2、4、1 心跳起搏術
無論使用何種人工呼吸救助法,如果感覺不到脈搏,同時在做了10~12次人工呼吸后病人狀況仍無明顯改善,應開始進行心跳起搏術。
別浪費時間
首先讓病人仰臥在干地上。用手掌猛擊胸骨下部(中部肋骨)可能會刺激心臟恢復跳動。如果仍無脈搏,增大力度,繼續進行。
雙膝跪在病人腰部兩側,雙掌交疊放于胸骨下半部、肋骨的中柱骨上。確保雙掌位于胸骨下端或末端之上的部位。雙臂伸直,身體加壓,搏擊病人胸部。在每次肺部換氣后,連擊6~8次。
成年人胸腔可下壓深約4厘米,每分鐘至少重復60次。動作應連貫迅速。不規則或粗暴施壓可能會造成胸腔嚴重受損。
對待兒童需要減緩加壓,增加推壓頻率。嬰兒和幼童只能用兩手指施加微壓,每分鐘頻率可提至100次。十周歲以上的孩子,可用一只手掌推壓,每分鐘80~90次。
根據病人瞳孔擴散狀態、頸動脈是否恢復起搏確定急救是否成功。
人工呼吸仍是必須的。
2、4、2 施壓人工呼吸法
當救助者僅有一人時,選用“口對口法”或“Silvester法”,在兩次肺部換氣的間隔迅速重復心臟起搏術15次。
當救助者有兩人時,一次深度肺部換氣后連續重復5次心臟起搏術。進行人工換氣同時,留意頸部脈搏是否恢復搏動,瞳孔是否縮小。
病人一旦恢復呼吸,必須使之保持下去。病人保持恢復態臥姿(脊柱或頸椎受傷不能用恢復態臥法)。這種臥法可以減少病人恢復呼吸后,由于經常性嘔吐,有可能使得胃液阻塞呼吸通道而引起窒息的危險。要經常查看病人狀態如何。
有條件時,可利用人工呼吸通道,使得昏迷病人有著良好的通氣條件。
人工呼吸通道使用前檢查裝備是否能完好工作,病人能否適應等等。
將人工呼吸通道管末端放在病人上頜部,輕輕轉動180度,插入喉部。
一旦位置恰當,病人即可自由呼吸。黏液積累會引起咳嗽打嗝。用抽提器清除黏液。
黏液抽提器 放入人工呼吸管道中,一端有瓣膜,既保證將黏液吸出,又不至于進入救助者的口中,也許你在剛出生時,醫生就曾用過它。如果沒有該裝備,用任何干凈的空管或者中空麥稈替代都可以,最好能消毒。別把黏液吸入自己口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