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特種部隊權威教程
4 直升飛機營救
直升飛機在多數地區執行實際的營救任務,特別是陸地營救更常見。如地面符合著陸要求,直升機可載上遇難者一同飛離險境。有時營救人員可在遇難者附近找一個便利的地點著陸,讓遇難者自己走過來。但地面的遇難者找一塊合適的著陸點顯然更方便,如果有必要,可修整出一塊著陸點。
直升機著陸地面應當平整(坡度不能超過7°,梯度1∶7),接觸面應牢固且土質松軟。移走樹枝、樹葉及其他雜物,地面不能有洞穴、樹樁或巖石,否則會對飛機造成損害。
選擇著陸點
可尋找一個天然的開闊地帶——河流轉彎處的大片河岸是最好的天然著陸點,或者爬上山嘴,選擇一個沒有樹木的平坦地面。如需要砍倒樹木、清理出更多地方,可將樹木扔下山嘴。不要在平地上砍伐出一片著陸點,這樣費時太長。
準備著陸位置
需要一個沒有障礙物的水平區域,直徑至少26米,如果再有5米的開闊地更好,清除高度在60厘米以上的物體。沿著盛行風向應有一個清晰的進場線,在以著陸地帶為中心的15°角范圍內不應有障礙物。
在地面用標記H指明著陸點,如用巖石作標記要保持平整。也可以使用固定好的布匹或信號布板制作標記;在雪地上則可以用腳踩出,要結實,不能松軟。如地面干燥,可用水濕潤地面形成標記。
高山地形
直升機的有效負荷隨著高度增加而急劇下降,如有可能,著陸點應在1800米以下。要考慮著陸點的地形以及地形與盛行風向的關系和山間氣流的上升、下沉。選擇的地點要確保在這一方向直升機起飛時有最大的上升高度。
在雪地起飛時,松軟濕潤的雪會附著在直升機上,有礙起飛,在直升機水平機翼造成的下沖氣流影響下,粉狀雪花會上下飛舞,阻礙飛行員的視線,所以應把雪地踩踏結實。
不著陸營救
情況緊急時,如難以著陸,直升機會考慮冒險營救。飛機能在巖石上方盤旋,多數直升機裝有絞車,可以讓求救者登上絞車然后拉向空中,尋找一個開闊地帶使其脫險。
風向指示
在著陸點標明風向和風力十分必要,這樣利于飛行員選擇最佳著陸點,營救時也能使飛機保持平穩。煙霧是理想的指示標,但要防止使降落區域模糊不清。如果點火不現實,就用對比強烈的材料制作一個“T”形標記放在著陸點邊緣的下風向,對著風向水平安放。如果找不著東西制作“T”形標記,幸存者可站在遠離著陸點的下風向,背對風向,向營救人員傳送身體語言,但除非萬不得已,不要使用這一身體語言——它與另一身體語言“需要幫助”表達方式類似。
晚間營救
直升機能射出強光,可以晚間著陸攜帶幸存者登機飛行,但幸存者要準備燈火引導飛行員進入著陸點。一旦直升機在范圍之內,閃光物和火光都能指示你的位置。
如在地面發出求救信息,可用手電或車輛前燈或別的光束射向天空。一旦營救人員發覺,將光束放低,以防飛行員目眩,并將光線對準著陸點或絞車位置。
海上營救
幸存者被絞車拉離船只時,要與救生員相互配合,使甲板與風眼的夾角在40度左右。如果船只可以操縱,將風越過船面的時速控制在29公里上下。
直升機著陸須知
□如直升機已觸上著陸點,水平機翼仍在轉動,此時要特別注意安全。
□不要到直升機尾翼去,這里對于飛機機務人員來說是盲點。
□不要下坡接近直升機,注意,槳片相當危險。
□不要攜帶可能纏住水平機翼的東西,攜帶無線電時,將天線收起。
□不要使任何尖銳物體接觸直升機翼片,這些輕型的合金易遭損壞。
□坐在機務人員指定的座位上,系緊安全帶,直到得到許可再松開。
□著陸后等發動機已經關閉再下飛機——即使此時,也要等待指示。
絞車技術
雙人式升降絞車最常見,有時也使用單人式升降絞車。
雙人式升降:救生員在絞車中被放下,絞車上還有一條絞車帶為幸存者準備,整個上升過程中,救生員用腿支撐幸存者,環腰抱緊他,讓其用手支持頭部,將絞車帶放好位置,系緊,讓其手臂自然下垂,不能抬起手臂——僅僅后仰,休息。
單人式升降:使用單人絞車時,把絞車帶放在腋窩下,系緊索眼,豎起拇指,給出信號。一旦救生員已經理解,就不必再給出信號,直到登上飛機。如果抬起胳膊,有滑出絞車的危險。
當升至機艙口,讓絞車管理員幫忙,登上飛機。要完全照著指示做,一旦安全進艙,將被指定座位,照此坐好,系緊安全帶。
水面絞車
適用相同的技術。
如在救生艇上抓不住救生索,疊起橡皮筏的頂篷,放下豎起的帆布或別的遮蓋物,放出海錨,這有助于營救人員在水平機翼的下沖氣流下捕住小艇。呆在橡皮筏或小艇上,等待絞車放出。
絞車帶
絞車帶與絞車鉤相連,將頭部與雙臂穿過此環,調整滑帶,在腋窩胸部系牢,對著救生員或絞車管理員發出信號:豎起拇指,然后雙手自然下垂。
切記:所有飛機都攜帶大量的靜電,當飛機或飛機上的纜繩觸地時,靜電就會釋放,等絞車索或纜繩觸地或觸上水面之后再接觸,否則會遭到電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