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特種部隊權威教程
6 地震、火山
10、1 地 震
地震或許是自然界中最可怕的暴力——毫無跡象就會突然發生。它與別的自然災害如洪水、火災等不同,很少能對它采取防范措施。地震震幅范圍很大,小的震動僅精密的測量
儀器才能探測出,大的地殼隆起可將整個山體撕開。
小的地震處處都能發生,但大多數地震主要集中在所謂的地震帶上。那里的建筑物都作了抗震設計,如果倒塌,也只能引起微小的損失——如日本的傳統建筑。現代化的城市很少考慮這種因素。
由于地震學家們長時間的監控,主要的地震能被預測,某些事前疏散工作是可能的。地震前夕動物變得很警覺、緊張,出現異常行為。
原因
地震是由地殼中聚集的張力突然釋放引起,在地下700公里深處發生,但僅在地殼上層數十公里的破裂才有可能產生影響地表的運動,例如1964年阿拉斯加大地震產生的沖擊波便來源于地下大約20~30公里深處。
地震帶位于形成地殼的半硬性板塊的邊緣。最深的地震沿著海溝發生,形成或毀滅火山島嶼。最劇烈的地震常發生在一板塊插入另一板塊底部的地域。沿著北美洲西海岸,圣安德雷斯缺陷區是特別易震的地帶。
連續的初步震動,即所謂的前震(通常伴有一段地震平靜期)通常預示著即將產生一場大地震。實際上前震相當于扳機。起初的震動幾乎不能引起人們注意。
家庭防震
如果你已收到可能發生地震的警告,繼續保持收聽當地電臺最新的報告和建議,如建議關掉液化氣、電源時要照做。將大而重的物體從高的擱架上拿走。將瓶子、玻璃、瓷器和其他易碎的東西放進低櫥內,擱板應有擋手,以防止物體下落。櫥門應緊閉,移走懸掛物體。
準備以下物品以備急用:新鮮淡水和應急食物、手電、滅火器。
遠離那些可能落下來砸著你的東西,在戶外的樹木可能會被連根拔起,小鎮中的建筑即使足夠牢靠不能被摧毀,碎石塊也可能滑落。逃到空曠處最理想,但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呆在屋內可能更安全,在大街上的話,破裂的煤氣管道或電線會增加危險性。進進出出的人最危險,極易被建筑物上的磚石擊傷。
室內
當地震發生時,如果在戶內,就呆在里面,將火熄滅,遠離玻璃特別是大的窗戶(包括鏡子)。
□屋中的角落或有好的支撐的內部門道是好的避難處。
□較低的地面或地下室或許能提供最好的存活機會。
□躲進桌底或別的堅固的家具下,這不僅能給你提供防護,而且也有較大的呼吸空間。
□在商店時,遠離大的貨物展廳,這些貨物可能會倒下來。
□在多層樓房且裝有電梯的辦公室里,呆在原處別動。不要進電梯,樓梯處也可能會擁擠著驚恐的人們。躲進桌底。
在車中
盡可能快和安全地停車——但呆在車內可以免于被下落的物體擊中。蹲伏于座位下,如果有東西落在車上,你將會得到保護。當震動停止下來,注意觀察障礙物和可能出現的危險:破壞了的電纜、破損的道路和坍陷的橋梁。
戶外
在戶外時就平躺在地面,不要跑。這樣會摔倒,也可能被裂縫所吞沒。
□遠離高大建筑。
□不要往地下走或進入坑道,這會導致被困。
□如你已經準備到戶外,就別返回建筑物內。首次地震使任何建筑都不太牢固,如果接著再發生小震,建筑物就會坍塌。
□到山頂更安全。斜坡上的土石容易滑落,如果被數千噸重的土塊或巖石壓倒(它們具有可怕的速度),很少有幸存的機會。在地上像球一樣滾動更易存活。
□灘地:只要不在懸崖下就會相當安全,但由于海嘯經常伴隨地震而來,所以當震動停止后盡快離開灘地向更高的開闊地轉移。余震的危險性就不像海嘯那么可怕了。
危害后果預防
排污系統的破裂、水污染和廢墟中的尸體能引起疾病的傳播,這與地震本身一樣可以致命。掩埋所有的死尸(動物的和人的)。
□不要躲避在破損的建筑物或廢墟中。利用廢墟重建一個庇護所。
□特別小心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過濾并煮沸飲用水。
□不要用火柴和火機或電力器具,如果存在燃氣泄漏,火花會點著燃氣。
□在使用廁所前檢查排污系統。
□打開櫥門時要小心,物體可能會滾出來。
□防備余震。
鎮靜!快想辦法!
如果地震來臨,速度至關重要,很少有時間去把其他人組織起來,如果必要的話,使用暴力將他們推倒在地面上使其安全。
10、2 火山噴發
活火山活躍的區域大多數與地震帶相當——這些地域地殼運動頻繁。長期沒有爆發的死火山和古代活火山的跡象在許多地方都能被找到。
當壓力壓迫巖漿從斷層到達地表時,火山通道就形成了。這一通道經常是巖漿進一步噴發的主要出口。主要的噴發出口可能在山頂下方。
當熔化的巖石到達地面時,常被稱作熔巖。熔巖可能有兩種:具有粘滯性、移動遲緩的花崗巖熔巖和移動速度快達每小時8~16公里的玄武巖熔巖。花崗巖熔巖易于阻塞火山噴發的通道,最終,地底聚集的壓力引發的爆炸將消除阻塞——熔巖雨和山體碎片將覆蓋大片區域,引發大火。
10、2、1 火山噴發的危害熔巖
會堅持向前推進,直到到達谷底或者最終冷卻。它們毀滅所經之處的一切東西。在火山的各種危害中,熔巖流可能對生命的威脅最小,因為人們能跑出熔巖流的路線。
噴射物
火山噴射物大小不等,從卵石大小的碎片到大塊巖石的熱熔巖“炸彈”都有,能擴散到相當大的范圍。而火山灰則能覆蓋更大的范圍,其中一些灰塵能被攜至高空,擴散到全世界,進而影響天氣情況。
如果從靠近火山噴發處逃離時,建筑工人使用的那種堅硬的頭盔、摩托車手頭盔或騎馬者頭盔將給予你一定的保護。在更廣闊的區域,逃離也許沒有必要。
火山灰
火山灰并不是灰,而是呈蒸氣和氣體云狀的噴薄而出的粉末狀巖石。它具有刺激性,其重量能使屋頂倒塌。火山灰可窒息莊稼、阻塞交通路線和水道,且伴隨有有毒氣體,會對肺部產生傷害,特別是對兒童、老人和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只有當離火山噴發處很近、氣體足夠集中時,才能傷害到健康的人。但當火山灰中的硫磺隨雨而落時,硫酸(和別的一些特質)會大面積、大密度產生,會灼傷皮膚、眼睛和粘膜。戴上護目鏡、通氣管面罩或滑雪鏡能保護眼睛——但不是太陽鏡。用一塊濕布護住嘴和鼻子,或者如果可能,用工業防毒面具。到庇護所后,脫去衣服,徹底洗凈暴露在外的皮膚,用干凈水沖洗眼睛。
氣體球狀物
一個氣體和灰塵球體可以以超過每小時160公里的速度滾下火山。這種現象被科學家稱作熾云,它發熱發紅,移動非常快。如果附近沒有堅實的地下建筑物,惟一的存活機會可能就是跳入水中;屏住呼吸半分鐘左右,球狀物就會滾過去。
泥石流
火山噴發可使冰雪消融,引發冰災。或者伴有泥土,形成泥石流,即所謂火山泥流,其移動速度高達每小時100公里,會帶來毀滅性的后果,1985年在哥倫比亞就曾發生這種慘劇。在狹窄的山谷,火山泥流的高度可達30米,在主火山噴發后很長一段時間它們都是危險的。即便在火山處于休眠狀態時,如果其產生的熱量足以引起冰雪融化,也會存在潛在的危險。大雨可以引起泥石流。
切記:火山在噴發之前常常活動增加,伴有隆隆聲和蒸氣與氣體的溢出,硫磺味從當地河流中就可聞到。刺激性的酸雨、很大的隆隆聲或從火山上冒出的縷縷蒸氣是警告的信號。駕車逃離時要記住,火山灰可使路面打滑。不要走峽谷路線,它可能會變成火山泥流經過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