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幫助別人之際,別忘了照顧您自己
大地震讓學童面臨空前重大的壓力。學校復學之后,學童心理復健的責任便直接落在教師的肩上。然而大多數的教師也是這次震災的受害者,承受著喪失親友、財產的傷痛,同時身兼受災者與救難者的雙重角色。即便是自己未親身經歷災害、失落親友,但經由媒體的報導或親友間的傳述,也真確地感受到這次大地震的 震撼。因此,在復學之后,這勢必成為校園內每一位成員所必須立即面對的,若教師無法先平復自己情緒,將對學童造成相當負面的影響。故在此我們列出救災人員在面臨如此災難后,可能出現的反應與自己能做的因應對策,期望能對教師情緒的平復有所幫助。最后,我們列出教師們在幫助學童時可能面臨的挫折與因應方式, 希望能對教師輔導學童時有所幫助。
面對如此重大災難之后,您可能出現以下反應:
對自己經歷的一切感到麻木與困惑。
對幸免于難產生罪惡感。
過份的為受害者悲傷、憂郁。
因心力交瘁、精疲力盡而覺得生氣,例如對周圍親友、政府官員、媒體感到憤怒,甚至出現暴躁易怒的情形。
覺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做得更多而產生罪惡感,懷疑自己是否已經盡力,有無充分幫助周圍的人。
由于身心極度疲勞,休息與睡眠的不足,此時容易產生生理上的不適感,例如暈眩、呼吸困難、胃痛、緊張、無法放松等。
對于接受幫助覺得尷尬、難堪。
您能為您自己做些什么
出現上述反應時,請注意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應。而您能為自己做的事,是利用以下的方式,試著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與痛苦,早日從哉變的沖擊中恢復過來。
接受自己的感覺并將這些感覺與經驗說給其它人聽。
多留意自己的身心狀況,適時讓自己休息。
多給予自己及周圍其它親友鼓勵,彼此相互打氣、加油,
盡量避免批評自己或其它救難人員的救援行動。
接受他人誠心提供的幫助與支持。
然而,當您在學校面對學童,試圖幫助學童走過大地震所帶來的陰影與傷痛的過程中,很可能遭遇以下這許多的挫折:
因為覺得自己還可以為學童做的更多而產生挫折感與罪惡感。
為學童的遭遇感到十分悲傷,甚至由學童的反應與行為,回想
到自己本身的情形,進而嚴重影響個人情緒。。
原來懷抱滿腔熱情想幫助學童,卻因為學童拒絕談論災后創傷
或拒絕關心而感到十分挫折。
當發生上述情形時,您能為自己做些什么:
肯定自己有這些心理反應,如罪惡感、悲傷、憂郁等,都是正常的。
可以與其它教師討論,相互支持、鼓勵。
對學童多些包容。學童面臨如此重大壓力、傷害時,可能出現一些常
行為,例如學童會很黏老師、憤怒攻擊其它學童、或出現一些幼兒時
期才會有的行為。
確認孩子的需要,再提供可能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