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心理創傷行為檢核表
面臨此次重大的地震災害,不僅是兒童,連成人都遭受了相當大的震撼,在這樣的災難事件中,我們可能會面臨親人的死亡、傷害及財物的損失,心理上必定會產生相當大的震蕩與影響,如無助、強烈的害怕、罪惡等情緒。可能會一再地經歷地震災變時的場景、逃避與災難事件有關的刺激,此種經歷即形成個人的創傷經驗,造成某些災民出現創傷后壓力疾患癥候群。我們可以想象,兒童所承受的壓力與傷害必定遠比大人來的深刻與無助,而下列這些問題則是用來協助教師們去觀察兒童進而了解兒童的心理狀況,在這里我們必須了解一件事,當這些癥狀或是困擾持續一個月以上時,可能需要專業的心理咨詢介入。
記住!在這個時候請與我們聯絡
西南大學災后心理復健小組
(一)創傷經驗癥狀量表
一、身心癥狀評估
以下有十五個陳述是關于個人面臨重大生活事件、意外事故或災難事件的可能反應。老師們可以就下列這些方向去了解兒童的狀況,然后針對過去七天的觀察,老師可以藉由觀察的結果進行評估。如果「有」這些現象,請圈選「1」,如果「沒有」這些現象,請圈選「0」。
最近七天以來的問題 沒有 有
1、睡眠困難 0 1
2、對該事件有夢魘 0 1
3、心情沮喪 0 1
4、對突然的噪音或聲音感到吃驚 0 1
5、有人際疏離的傾向 0 1
6、容易動怒的情緒 0 1
7、不穩定的心情(心情經常起伏不定) 0 1
8、良心不安、自我責備或罪惡感 0 1
9、對可能會引發回憶該事件的情境感到害怕 0 1
10、身體的緊張性 0 1
11、記憶力受損 0 1
12、注意力集中困難 0 1
13、感覺可以接受現況,規劃未來 0 1
14、變得容易怨天尤人 0 1
15、對周遭環境開始有了控制感 0 1
二、資源損失情況
1、失去親人 無損失 有一些損失 很多損失
2、失去財產 無損失 有一些損失 很多損失
3、失去社會資源 無損失 有一些損失 很多損失
三、基本生活條件
個人情況
家庭情況
很差
還可以
正常
很差
還可以
正常
1.飲食
2.衛生
3.衣著
4.住宿
(二)、創傷問題評估表
在重大災害之后,因為經歷相當大的震撼,所以在任何人的身上,不管是什么背景,幾乎都會有一些創傷的經驗,老師們可以試著由自己本身做起,了解自己的經驗,接著再對兒童進行個別晤談檢測,進一步了解孩童內心的經驗世界,再形成幫助他的策略。
1.在此創傷事件中,你所遭遇到最糟的事為何?
1. 詢問關于此創傷經驗的嚴重度
2.歷經此創傷事件,你的感覺如何?
詢問特別之解離癥狀(dissociative symptoms)
麻木感
疏離感
無情緒反應
感覺茫然
感覺不真實
感覺上像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事不關己)
無法憶起事件的部分
3.你是否覺得自己持續再度體驗此創傷事件?
重復經驗此創傷:
反復出現影像
重復出現的想法
作惡夢
瞬間經驗再現(flashbacks)
4.企圖逃避會回憶起此創傷事件之刺激?
逃避某些刺激
逃避某些想法
逃避某些感覺
逃避某些談話
逃避某些活動
逃避某些地點
5.你是否有…..?
焦慮癥狀或是增加警覺(arousal):
睡眠困難 □是 □否
易怒 □是 □否
難保持專注 □是 □否
過度警覺 □是 □否
容易受到驚嚇 □是□否
難靜下來 □是 □否
6.你是否有困難去從事你需要去做的事,或是照顧自己及家人?
功能受到妨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