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馬云
“如果不讓別人富起來,阿里巴巴會是一個虛幻的東西。2007年11月6日下午,香港。馬云在主席臺上扶著麥克風對臺下的記者們說,表情嚴肅而認真!
坦白說在對阿里巴巴長達4年的跟蹤報道過程中,已經記不清這是馬云第幾次重復這樣的觀點了。
新京報:阿里巴巴上市后,媒體報道的數字是成就“上千富人幫”,其原因在哪?你又是怎么考慮的?
馬云:阿里巴巴從創建那天開始就是分散持股,甚至全員持股。因為我一直認為管理一家公司需要的不是股權,而是智慧。中國有太多企業因為強調控股權與控制權最終陷入利益爭斗,影響到公司發展。分享,這不僅僅是管理公司的心得,同時也是阿里巴巴對電子商務的理解。阿里巴巴要做的事情首先是幫助客戶賺到錢,然后才是讓自己賺錢,這才是電子商務的根本,也是互聯網精神的根本。
新京報:阿里巴巴倡導的商業模式究竟有多少投資人可以理解?對于你們高達300倍的PE值,很多人都表示懷疑,甚至有人計算說2008年你們需要賺至少5億美元才能維持投資者如此高的期待。
馬云:其實最初投資阿里巴巴的投資者沒有幾個搞懂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如果說誰很清楚我們的模式,我都會表示懷疑。在香港,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甚至把我們當做出租車公司,因為很多出租車上面有我們的廣告。但這些并不妨礙我們的團隊去傾聽客戶的想法和聲音,我們的客戶能夠了解我們,這就足夠了。
新京報: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者,難道不是帶領企業不斷創造價值才是取得資本市場信任的關鍵嗎?
馬云:你說的沒有錯,但是有一個前提,企業創造的價值應該怎樣去衡量。在阿里巴巴看來,創造財富固然是一方面,但作為企業公民,尤其是在如今的互聯網產業環境下,企業除了自身創造財富,納稅,創造就業機會,參與慈善活動,但這些都還不夠。對互聯網企業來說,承擔社會責任是更具有意義的行動。
新京報:這些理論可能很多企業都會認同,但企業畢竟是趨利的;蛘哒f,必然在很多時候面對各種不同的誘惑,你怎么避免?
馬云:企業做大了之后,值得依賴和信任的永遠不是哪個人,而是一種高效率的制度。在這樣的制度約束下,團隊的執行力才能得到最大發揮。三流的點子加上一流的執行水平,要比一流的點子加上三流的執行水平更重要。我是中國最早接觸和了解互聯網那批人之一,也是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創業者之一。
拓展咨詢 010-84710300
熱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