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一定要活著,只要你活著,我就能堅持下去!”劉霆是浙江林學院的一名大學生,今年19歲。他本來有個幸福的家庭:爸爸是工人,媽媽是裁縫,自己從小成績優異。然而,六年前母親患上了尿毒癥,為了給母親治病,家里不僅耗盡了所有積蓄,連房子也賣掉了,不堪重負的父親離家出走,幸福美滿的三口之家頃刻變成了母子相依為命。
學校食堂打工月收入50
今年9月,邊照顧母親邊發奮學習的劉霆,以超過重點線的高考成績考上了浙江林學院。為了既能上學,又能照顧母親,19歲的他只好背著母親上大學,每月靠在學校勤工儉學的50元補貼過著艱難的生活。近日記者來到了浙江林學院,走近了這位大學生。
11月17日下午6點,在浙江林學院的學生食堂里,劉霆正忙碌地給學生們盛湯,此時正是學生用晚餐的高峰期,學生絡繹不絕。見到同班同學,他也會打一聲招呼,然后便又陰沉著臉。每天放學之后,劉霆都要到學生食堂勤工助學,他的任務就是負責盛湯,之后,幫助師傅們打掃食堂衛生。在這里“工作”,除了一日三餐免費之外,每月他還能領到50元的工資。
劉霆和師傅們打掃完衛生時,已是晚上7:15,劉霆拎著一盒菜急匆匆趕回“家”———校外出租房里,身患尿毒癥的母親還等著他做飯、敷藥。
路燈下,劉霆步履匆匆,他戴著一副深度眼鏡,身著一套校服,面容清秀而靦腆,乍一看很像個女生。可能因為過于勞累和憂愁,這位19歲的男孩身體過于單薄、瘦弱。很難想象這樣一個孩子,能為母親撐起一個家。
做飯敷藥租房侍奉病母
劉霆疾走到校門口時,眼前情景讓他吃了一驚:媽媽就站在學校門口的馬路對面。她穿著一件棉衣,拖著一雙棉鞋,頭發零亂,面容憔悴,身體虛弱。她時不時地向著校門口張望,此時見到兒子回來,她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媽,你怎么一個人跑出來了?病情會加重的。”劉霆有些埋怨。
“你這么晚都不回來,我不放心呀!”母親低聲說道。
由于很晚沒見兒子回家,母親放心不下,便“一步一挪”來到了校門口等他。劉霆是校學生會的干事,同時還兼任校團委新聞中心的記者。今天劉霆在學生食堂搞完勤工助學后,又去校學生會拿了一份材料,晚回家了半個小時,母親放心不下,便硬撐著來校門口等候。
劉霆背著媽媽一步一步艱難地往四樓的出租房里走。
“孩子,這樣下去我會拖累你的。”在劉霆背上,母親哽咽著。
“媽媽,你一定要活著!只要你活著,我就能堅持下去!”說這話的時候劉霆已是淚流滿面,看到兒子哭泣,母親也禁不住失聲痛哭。
劉霆母子租住的房子就在學校附近的一個胡同里,出租房與學校僅隔一條馬路,距離校門口大約100米。順著一個陰暗潮濕堆滿雜物的樓道,記者跟隨上了四樓。
一個將近80平方米的套間,四間屋子分別出租給四戶人家。劉霆掏出鑰匙打開一間房子,一股濃重的藥味撲面而來。劉霆輕輕把母親放在床上,給她蓋好被子,待她情緒有些穩定,他立刻刷鍋做飯,給母親煮粥。
小屋里放著一張小鋼絲床、兩條被子,一個小書桌上放著一堆從學校圖書館借來的書和一些藥品。房間的一角,電飯鍋在咝咝地冒白汽,彌漫了整個房間。實際上,這間10多平方米的屋子仍顯得空空蕩蕩。20分鐘后,劉霆給母親喂了一碗粥,給她量過血壓后,劉霆背著書包又趕去上晚自習了……
一份飯兩人吃 同睡一張床
劉霆的母親告訴記者,劉霆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早晨6:30起床,洗漱完畢之后,就給母親煮一碗米粥當早餐,給母親量血壓。7:00去上早自習,主要朗讀英語,并預習當天的功課。第二節課結束后,又趕回家中給媽媽量血壓,順便把米泡上。然后再去上課或者是去圖書館。
上完一天的課后,劉霆就要趕緊回到家里,整理家務和清洗衣服。做完一切后,他又要回到學校食堂搞勤工助學。有時候實在太忙,他就把自己的飯菜分成兩份———一半自己吃,另一半帶回去給媽媽。晚自習結束鈴聲一響,他又匆匆趕回出租房里,在這里,身患尿毒癥、喪失勞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母親,正等著他敷藥、打針。
晚上,劉霆和媽媽同睡一張鋼絲床,媽媽睡這頭,他睡那頭。劉霆說跟媽媽躺在一張床上,可以更好地照顧她。“每天至少要給媽媽量三次血壓,早晨、中午、晚上各量一次。有時候她身體不舒服了,爬起來就可以給她測血壓,給她打針吃藥。要是單睡,晚上媽媽犯病了,自己還迷迷糊糊的。”
打針測血壓成“半個醫生”
“劉霆每天都回來得很晚,有時候他媽媽等急了就會出去等他。我們經常勸她,自己生病不要老出去,她老聽不進去。在樓道里經常見到劉霆背著他媽媽上下樓,手里還提個書包,每次都是大汗淋漓。劉霆本身還是個孩子呀!這娘倆過得真是不容易……”住在對門的王大姐說。
對于劉霆來說,他的生活每天都是緊張而忙碌的,自己繁重的學習壓力,母親的一日三餐、昂貴的醫療費……這一切都壓在他一個人身上。而所有這些,旁人是不大了解的。
今年暑假,劉霆帶母親去山東濰坊一家腎病醫院治療了10天,花完了賣房子剩下的4萬元錢,現在病情已經初步得到控制。按醫生的要求,劉霆媽媽必須住院治療才有希望康復。然而,除了每個月勤工儉學的50元收入以外,劉霆和母親沒有任何收入,根本支付不起昂貴的住院費用。
現在劉霆媽媽就在家里療治,劉霆在醫生的幫助下學會了使用電療設備,學會了給母親打針、量血壓。現在他每天都要按時給母親打針、吃藥、測量血壓。劉霆的媽媽告訴記者,劉霆已經是“半個醫生”了。
拓展咨詢 010-84710300
熱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