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好的機制是執行成功的一半!
現代企業的管理,機制的搭建十分重要。作為團隊的管理者,為了使執行工作能達到好的效果,應該致力于管理機制的建立和不斷優化。
這里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機制”問題:交通十字路口從來都是車水馬龍、交通混亂的地方,那么作為管理者,我們要執行管理十字路口的任務,達到井然有序的目的,我們就必須建立一個十字路口的管理機制,這個機制就是“交通統一指揮”,以前是通過交警打手勢來指揮,現在就是“紅綠燈機制”。紅綠燈在剛開始應用的時候,一個方向只有一個燈,而現在在大部分路口,為適應有序交通的需要,常常有三個燈(分別是向前、向左和向右),有些地方甚至用倒記時顯示時間。試想,如果沒有這個“紅綠燈機制”,交通的混亂是可想而知的。
當我們在執行一項任務前,就應該將機制制定好并優化好:誰來執行?怎么執行?誰向誰匯報?匯報頻次?執行目標?如何考核等等。
第二、執行要達到效果
監督與考核必不可少。為了更好的貫徹“紅綠燈機制”,十字路口就必須安裝錄像探頭和交警值班,對違規現象進行處罰處理。有了監督和考核,交通違規現象就會減少,而一旦缺乏監督和考核,即使有紅綠燈,卻不一定管用(當然除非市民的文明素質很高,達到自覺執行的程度。亦即企業的執行文化已形成時,關于執行文化本文不做論述)。
企業管理和交通管理有共通之處,一個企業一旦沒有了考核機制,出錯率就會越來越高,優秀的人和事就會越來越少,最終導致企業的衰敗。古語曰: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其問題就在于缺乏一個防微杜漸的考核機制。
第三、執行有賴于企業科技化水平的提高。
“紅綠燈機制”中,每一次的科技進步,都使交通管理更加簡單化,更加方便。現代企業的管理,隨著智能化辦公系統(OA)、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等科技化、信息化手段的應用,企業執行的難度減小,執行的規范化、精細化程度提高。
大家應該都讀過《致加西亞的信》,每個企業都希望自己的員工象羅文一樣將使命執行到底,培養員工的不折不扣的執行精神,這是很好的事情。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根據80:20原則,一個企業的優秀員工(就是指那種能像羅文一樣執行的員工)不可能太多!大部分員工都只是普通的平凡的員工;那么,作為領導者,我們更重要的任務應該是讓這些普通員工也能很好的執行任務,實現企業的目標。所以本人主張:執行需要科技化和信息化的手段!假設我們能通過科技化的手段將羅文送信過程中的重重困難減掉,那這項重任將是很多員工都能勝任的。所以作為團隊的領導,我們在培養成員的執行精神的同時,要始終想方設法去引入科技化的手段,簡化流程,使執行簡單化,從而使普通員工也能完美執行。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會議執行。在前些年科技不發達的時候,企業要開一次全國分支機構的會議,就不得不耗費很多路費和時間將全國各地的人員召集回總部,后來有了電話會議,現在又有了視頻會議,企業的很多一般性會議都可以很輕易地進行。從而減少了大量人員在路途上耗費的時間和路費,執行的效率大幅度地提高。
當然,執行成功的因素可能遠不止以上三方面,但以上“三件寶”對你的成功執行一定大有裨益。(轉載)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 張金洋 《大雁精神》
◆張金洋精品課程 ◆張金洋作品 ◆張金洋日記 ◆張金洋培訓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