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抱團打天下,組建高效團隊
工作定義與紀律約束
互補的技能
Ø 技術與職能的整合
Ø 解決問題的技能與決策的技能
人際關系的技能
Ø 沒有有效的交流和建設性的沖突,就不可能產生共同的理解和目的
Ø 有效的建設性沖突又要依靠處理人際關系的技能
Ø 技能包括承擔風險、善意的批評、客觀公正、積極傾聽
第一單元 抱團打天下,組建高效團隊
1、高效團隊的基本要素
共同愿景和績效目標
Ø 共同的、有意義的愿景能確定基調和志向
即“解決問題的空間”
主要問題: |
如何解決: |
Ø |
Ø |
主要階段 |
時間進度 |
損失(美元) |
可得數據 |
|
|
|
|
Ø 具體業績目標是愿景整體的一部分
Ø 共同愿景與具體目標對績效的重要性
使用共同的方法
Ø 團隊需要形成共同的方法,即如何一起工作才能得到目標
Ø 團隊成員必須投入時間與精力來磨合其工作方法
相互承擔責任
Ø 沒有一個群體在使其自己為團隊負起責任之前能成為團隊的
Ø 共同愿景與共同的方法就是試金石
Ø 團隊承擔責任乃是我們對自己和投入作出嚴肅的承諾:責任與信任
第一單元 抱團打天下,組建高效團隊
2、團隊業績曲線
團隊工作產品:任何團隊都必須生產某種增大的業績價值,這種價值大于成員個人的努力,即每個人作出實際的工作貢獻。其基本思路是,每個人都必須盡力工作,而且一起工作,作出一些有形的成就
2、團隊業績曲線
工作小組
Ø 在沒有重大業績增量要求或機會使之稱為團隊的情況下的群體
Ø 群體成員的相互影響主要表現在交流信息、最佳經驗或看法上,也表現出作出決策,幫助每個人盡職盡責
Ø 缺乏實際的或真正符合理想的、要求團隊方法或相互負責的共同愿景、增量業績目標或共同的生產產品
虛假團隊
Ø 盡管具有業績增量的需要或機會,卻沒有將重點放在團隊業績上,也并不想實現團隊業績的群體
Ø 對形成共同愿景或建立業績目標不感興趣,因而其業績成果低下
Ø 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抵消了每個成員的個人業績,更沒有產生任何共同的好處
Ø 整體的總和小于個人的潛力
潛在團隊
Ø 具有重大業績增量需要,而且也確實想改善業績成果的群體
Ø 通常只要比較明確的共同愿景、業績目標或工作產品,更多的紀律約束,以形成共同的工作方法
Ø 但是尚未建立起團隊責任感
真正團隊
Ø 由少數技能互補、愿意為了使他們走到一起來的共同愿景、業績目標、工作方法,彼此負責的人們組成的群體
Ø 真正的團隊是創造或提升業績的基本單位
高效團隊
Ø 能夠滿足真正團隊的所有條件、又能促使其成員對彼此的個人成長和成功給予極大支持的群體
Ø 責任感遠遠勝過一般的團隊,且成就也遠遠超越一般的群體,也遠遠超過團隊成員的合理想象
Ø 是一種強有力的可能性,也是所有真正團隊和潛在團隊的最佳模式
為了取得顯著的業績成果,我們能夠做些什么呢?
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每個成員必須捫心自問。答案取決于面臨的業績挑戰的具體性質
第一單元 抱團打天下,組建高效團隊
3、團隊業績評價指標
主題與認同感
Ø 團隊必須是圍繞著一系列主題而組合起來的,這些主題反映了他們的基本目標與認同感
Ø 這些主題的關鍵在于它們對團隊具有十分豐富的含義
Ø 團隊主題如同一種專用語言或密碼,反映了在團隊內部進行討論“什么重要、為什么重要”等問題時的方便途徑
熱情與能量水平
Ø 團隊成員目標一致,愿景共識,盡管辛苦,信心百倍,熱情高漲
Ø 團隊內部蓄積的能量與熱情是非常令人羨慕與誘人的
Ø 團隊能量與熱情是在團隊成員的相互影響下產生的
循序漸進的過程
Ø 團隊的發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過一連串的令人振奮的事件向前推進的
Ø 有些事件常常是“計劃”之外的,甚至是“失敗”的,但卻激勵團隊業績的發展
個人責任感
Ø 團隊成員對彼此的成長與成功具有強烈的責任感
Ø 一旦團隊成員具有了責任感,它會使團隊的共同愿景豐滿(富)起來
Ø 使團隊的業績理想得以延伸,使團隊成員共同遵守的工作方法更有力度
Ø 必須引起關注的是,人們不可能被迫去關心他人
業績目標與成果
Ø 業績既是團隊存在從理由又是團隊存在的結果
Ø 真正的團隊總是超水平發揮,達到最佳業績
Ø 對于個體行動的個人而言,既能適應又是挑戰
Ø 若要考察一個群體是不是真正的團隊,首先看它的業績成果
第一單元 抱團打天下,組建高效團隊
4、提升曲線:從個人業績到團隊業績
組建高效團隊過程中,團隊成員必須承擔起解決沖突、相互信任、相互依賴和努力工作的風險,否則就無法形成真正的團隊
在所有的風險中,最棘手的是建立其相互信任和依賴,只有這樣,才能從個人負責提升到相互負責
創造團隊業績的方法
Ø 確定迫切的重點與方向
Ø 根據技能與學習技能的潛力選擇成員
Ø 特別關注最初的會見與行動
Ø 建立明確的行動規則
Ø 提出并把握立竿見影的業績目標
Ø 經常用一些新鮮事物和信息挑戰團隊成員
Ø 多化時間聚集在一起,對事不對人
Ø 開拓積極反饋、承認和激勵的能力
團隊與群體的區別
群體 |
團隊 |
Ø 強烈、清楚地被關注的領導者 Ø 個人責任 Ø 群體目標與更廣泛的組織使命相同 Ø 個人的工作/產品 Ø 召開有效的會議 Ø 間接地通過對他人的影響測量其業績 Ø 討論、決定與授權 |
Ø 分享領導角色 Ø 個人的和相互的責任 Ø 團隊自己提交的業績目標 Ø 團隊工作/產品 Ø 鼓勵開放式的討論和積極地解決問題的會議 Ø 通過評估團隊的工作/產品直接測量 Ø 討論、決定和一起從事實際的工作 |
第一單元 抱團打天下,組建高效團隊
5、團隊、障礙與結局:擺脫困境
克服障礙
Ø 失去了動力與熱情
Ø 困惑或無助
Ø 缺乏目標與認同感
Ø 缺乏誠意、非建設性的沖突
Ø 人身攻擊
Ø 對管理層或其他部門的指責
Ø 方向感不強
Ø 對團隊業績的貢獻不夠充分也不夠公平
Ø 主要的技能差距
Ø 外部的誤解、敵意與冷漠
擺脫困境的方法
Ø 回顧基本要素
Ø 爭取小勝
Ø 導入新的信息與方法
Ø 利用管理顧問與培訓
Ø 更換團隊成員
掌握主動與結局
21世紀業績目標所要求的行為變化
原來的 |
全新的 |
個人責任 就思考問題與決策的人員與執行和做事的人員區別對待 通過個人比以往更有效地做專業分工很細的一些規則來建立職能優越感 依靠管理控制 給多少錢干多少活 |
除了個人責任外,還要有相互支持共同負責和建立在信任基礎之上的關系 希望每個人都思考、都執行、都做事 鼓勵它們發揮多種作用,跨越相互交換技能并一起工作,進行持續改善活動 讓人們接受有意義的目標,幫助它們設定共同愿景(包括個人愿景),并使之學習必要的知識 渴望能增長個人才干,也渴望能使這種才干得以開發利用的個人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