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企業界都深深的明白,市場的競爭日益加劇,如果要在企業界生存,企業需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競爭力。而依賴外在的力量被動式的提升,經濟與時間的成本都不是企業可以長期負荷的。所以更有效的方法是使企業進入“學習型組織”的模式,產生企業的自生力。意思是企業內每一位成員都有自己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能力(是能力而不只是知識),成員與成員之間的互動模式也朝著和諧,高效的方向不斷改進。企業內的知識和能力也從“已掌握”的成員流向“尚未掌握”的成員。要怎樣才能做到學習型組織呢?
1. 需要第一股外力
波音747飛機在啟動的一刻所用的力量最大,資源最多。而當它啟動以后,飛上三萬英尺的高空直到目的地,它用的力量和資源卻是輕省的。
一個巨大的輪子(大企業),要達到可以自行轉動,需要有第一股外力來推動它,一旦推動起來,它就能產生自轉向前的“自動力”。
2. 建立公司的企業文化
沒有兩家企業是一樣的。所以也沒有任何一家企業的文化適用于另一家企業。“以人為本,以客為尊”的企業文化,在每一家企業實施的時候,內容都會有所不同。企業的決策層要先為企業定位,找出企業的“身份”。然后才會產生符合企業決策層所要的企業文化。有了企業文化,企業內的成員才知道需要學習和掌握什么知識和能力,往什么方向成長和努力。這就有如一個人,先要知道“我是誰”。然后才能決定“我要做什么。”知道了我要做什么,才會知道需要什么資源。(資源:人,物,財,技,訊,時。)
3. 建立完善的培訓計劃
知道了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和能力,企業還需要提供硬件和軟件。使成員有可以實施的平臺。培訓場地,設備以及內部的培訓師機制和策劃,就成為長遠的成長地基了。怎么做?做什么?是建立這個培訓機制關鍵的成敗因素。也是需要借助有經驗的外力相助的地方。開始階段,可以委任企業所信任的培訓顧問來協助設計和策劃整個培訓機制。同時也找出適當的教材或課程設計,以便達到長遠的效果。
拓展咨詢 010-84710300
熱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