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恩來 1924年11月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
新中國成立后,擔任國務院總理。

陳毅 1927年5月擔任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政治部文書。
新中國成立后曾擔任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被命名為十大元帥、軍事家。

聶榮臻 1925年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兼政治教官。
新中國成立被命名為十大元帥,曾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
國務院副總理。

徐向前 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新中國成立被命名為十大元帥,
曾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國防部長。

葉劍英 1924年參與籌建黃埔軍校,任教授部副主任。
新中國成立后被命名為十大元帥,曾任全國人大委員長、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

林彪 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新中國成立后被命名為十大元帥。
黃埔軍校是20世紀培養國家精英將帥的搖籃。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在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于1924年6月16日,在廣州黃埔長洲島創立的中國第一所培養軍事將領的學校。名為“陸軍軍官學校”,因校址設在黃埔長洲島,故通稱“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以孫中山提出的“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以“親愛精誠”為校訓,采取軍事與政治并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育方針,為中國培養、造就了大批軍事政治人才。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中有5位:(葉劍英、陳毅、聶榮臻、徐向前、林彪)、十名大將中有3位:(陳賡、許光達和羅瑞卿)出自黃埔。周恩來先生曾任該校政治部主任。
黃埔軍校培養人才速度之快,人數之多,影響中國歷史之廣,堪稱空前。
黃埔精神的核心:愛國,革命,在20世紀上半葉那個內憂外患、戰火紛飛的時代,她是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新時代賦予這兩個命題以嶄新的概念:國力的強弱取決于企業,企業的成敗取決于企業家;打造合格企業家不僅關系到家族榮辱,更關乎國家興衰,—— 在今天日新月異的大變革時代,培養新一代民族企業的卓越掌門人,是每一位有責任心的中國企業家的神圣使命。
黃埔的教學理念:知行合一。我們的接班人項目,秉承這一理念,學以致用,注重實踐,堅持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由于黃埔軍校地處廣州長洲島上,位置相對獨立,暫別塵囂,我們有信心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地點,特殊的氛圍下,讓年輕學子緬懷優秀傳統,感受家、國重任;學習真技能,掌握 真本領,使自己真正成為“知行合一”、不辱使命的,青出于藍,更勝于藍的新一代商業精英,中國民族企業的新掌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