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種動物的特征形象地表達企業文化,成為中國企業通行的做法,我們不妨將其稱為“企業文化的 仿生學情結”。對于企業個體來說,狼性員工具有開拓性,有明確的目標;具有攻擊性,有耐心;具有極強的團隊合作精神,縝密而且迅速。對于企業來說,需要具有狼性的高管層帶領整個團隊積極進取,不斷發展壯大。很多企業夢寐以求地希望能夠擁有具備“狼性”的員工和團隊。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具備“狼性”的組織生存能力會更強,更有生命力。
弱肉強食是自然界中的規律所在,自然環境的無情破壞,人類的殘忍捕殺,狼的生存可以說是處處隱含著兇險,可以說狼的一生充滿了艱辛和磨礪。然而,100多萬年過去了,這個地球上消失了許多比狼更為強大、更為先進的物種,而狼,卻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依然一次次地戰勝對手,成為陸地上食物鏈中的最高單位之一。原因何在呢?很簡單,因為狼有自己的生存智慧,有自己的生存策略。
人們推崇的狼性文化主要有以下三個特征,巧合的是這些特征在某種程度上也切合了現階段中國企業發展中的迫切追求:
第一,嗅覺敏銳,善于捕捉機會。
在大草原上,狼似乎無時無刻不在注視著它們的主要目標——羊或羊群,窺視著羊的活動規律甚至牧羊者的狀況,一有機會,馬上出擊。難怪人們常常將覬覦者形容為“惡狼似的眼睛”。在商界,從行業的發展到戰略的制定,從價格的變動到競爭者的動靜,也無時無刻不需要這種“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狼性。
第二,富于進取心和攻擊性,且不輕言失敗。
狼襲擊羊時,常常是死死咬住,不會輕易放棄。而且狼并不是咬死一只飽腹而已,而是在最短的時間里,能放倒多少就放倒多少。這種富有攻擊性、貪婪、執著的精神也反映了許多中國企業為爭取生存而不顧一切的心態。
第三,最重要的應該是團隊精神。
狼很少單獨出沒,總是團隊作戰,所以才有“猛虎還怕群狼”之說。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企業界,團隊精神的威力越來越受重視,這是中國企業尊崇狼性文化的又一個緣由。
作為一些企業,提倡“你死我活”的“殘酷競爭”、“不給對方以生存空間”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企業中的狼性文化。因為現實就是這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這是自古就有的適者生存法則。
國內企業中,有人曾經將“狼性”作為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有點“態度決定一切”的味道。中國企業也只有依靠狼的“三性”——敏銳的嗅覺、奮不顧身的攻擊性和團隊精神來與國際領先企業競爭。
從企業文化塑造的角度來看,用動物的特征行為來概括企業文化要素,深入淺出,易于理解。這是對企業員工及企業文化的寓言啟蒙,能對企業的管理和競爭能力有更為理性的認識,用狼這種動物的“圖騰”來警醒員工,其功能和效果最終是極其有效的。
一個狼性企業,需要有狼性的領導,還需要有狼性的員工;需要有狼性的管理智慧,還需要有狼性的經營策略;需要有狼性的團隊精神,還需要有狼性的人才機制;需要有狼性的競爭策略,還需要有狼性面對困境的反應。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有狼性的成功法則。
拓展訓練是將團隊管理的需要通過淺顯的團隊游戲來實現自我剖析總結最后到行動的優化,《群狼狩獵》這個項目,充分地發揮了團隊的戰略和執行的狼性文化;撥打01084710299咨詢培訓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