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個媒體給李想、戴志康、茅侃侃、高燃這4個“80后”的網絡新貴設計了一套問卷,其中有一個問題是“你到世上的使命是什么”。其他3人的答案分別是:活出真實的自己;快樂,充實,做自以為擅長且有意義的事;活著。高燃的回答口氣最大:影響所有的中國人。
高燃出生在湖南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毛澤東是他崇拜的偶像,他的辦公桌上放著多個版本的《毛澤東傳》、《毛澤東思想》等書。“他家離我們家很近,又都是農民子弟出身,我們也可以把建設新中國理解為創業。我就把這種過程移植到我的創業當中去。”
高燃在博客上寫道:現在的絕大部分青年人,將成長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定位于經濟利益上,反觀近幾年火爆于媒體的青年創業才俊,有政治抱負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南方人物周刊》高燃:學毛主席 做大事情 2006.10.23
作為“80后”成功創業的代表,Mysee直播網總裁高燃針對一些成功的企業家說,“我其實很反對老是向前輩企業家學習,他們也不是‘萬金油’,并不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
“一個時代的人,只做一個時代的事。”高燃認為,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是最重要的,創業企業如果能成功,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團隊、產業環境、公司的發展方向等等,任何一個事情出了問題都有可能毀掉一個新創立的小公司,“所以對創業者來說,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僅是學習前輩企業家的經驗”。
----《中國青年報》哪些個人素質會促使創業成功 2006.09.30
Mysee直播網總裁高燃步入IT界打天下令人稱奇:生于1981年的高燃,1998年有半年在東莞樟木頭的一家企業打工,那時他是中專畢業。半年后,他考上清華大學時,村里有鄉親激動地評論:“高燃將來肯定能當中央委員!”
高燃說:“如果說我現在還算一點點兒成功,就是因為我希望比同齡人成長得更快。我有一個大的理想。”
----《中國網友報》高燃:積極主動把握機會 2006.09.18
從小成績好,讀了很多偉人傳記,就有和別人不一樣的期望值,然后父母、老師、周圍的人也對你有不一樣的期望值,它們不斷地正相關,一定會激發一個人產生很大的理想。
我希望做一個精神上的……也不一定是領袖,我想做一個思想家,或者做一個歷史學家,能夠書寫歷史。
所有的創業英雄花的都是別人的錢。錢可以加快你的速度,新經濟最重要的就是速度。但是現在我也沒花別人的錢,我提出了在盈利之前不領工資,所以別人怎么說我都無所謂。
有人幫助——不是說給我錢,是借錢給我,我投資到別的公司去,每年獲紅利。我不只MYSEE一家公司,光靠它,我早都餓死了。
我現在已經沒問題了,每年可以拿到手的現金幾百萬,有時候還不止。現在對于我來說,財富也只是一個游戲,我希望我在這個游戲中贏。
如果侃侃(茅侃侃)當初有機會上大學,他一定會上的,只是因為成績不好,沒辦法。只是他們(即被媒體宣傳為80年后的李想、戴志康、茅侃侃和高燃)老是在電視里面說不上大學挺好,這樣會誤導別人的,很多人就不去上大學了,自己創業,創業完了就是當民工。哪有這么搞的!每次這么說,我就讓攝影機停下來,說別播他們。他們根本就沒有社會責任感,我跟他們在一起,最煩的就是這點。
我不喜歡頹廢的東西,頹廢的人我也很少跟他們交往。我看偉人傳記,看自己和他們比有哪些不足,向他們學習。有人說歷史是由人民創造的,有人說歷史是由偉人創造的,我覺得歷史很大程度上是由個人創造的,而不是所有人。既然這么多人在書寫歷史,我希望可以成為其中的一個,成為歷史的主人。
----《成都日報》財富絕不是書寫歷史的那支主筆 2006.09.18
“其實我不是一個很務實的人。” MySee總裁高燃坦率地說道。
對我來說,最大的煩惱,就是考慮如何為公司掙錢,而不是只依靠燒錢。做公司一定要務實。
----《互聯網周刊》高燃:視頻互聯網還在幼兒期 2006.08.28
高燃說話的聲音最大:“我決定不喝酒了!”
“星期天,我見了網易的李甬……”
在等尖椒炒蛋飯的時候,高燃從襯衫口袋里夾出十幾張名片。他一張張翻過去:“這個哥們兒喜歡格非,這個總編是我的老鄉……”
“每個人都要照顧到,很多事情都要平衡,又要做得不過分。”
高燃說,“我生活里的狀態就是這樣,比較溫和,談不上張揚。”
“我不喜歡車。”話剛出口,高燃又頓了一下,“不過我喜歡悍馬,早晚要買一輛。”
----《鳳凰網》為電腦而生 走近“80后”億萬富翁 2006.08.17
一直以來媒體都希望我說說這個故事(蔣錫培投資100萬),我都覺得自己真的像祥林嫂,但是如果說是我怎么打動他的話,很簡單就是首先我讓他了解了我自己,我之前不認識他,但是我和他認識以后就彼此都比較的,我覺得有一股好象是磁鐵,彼此都互相吸引的這種。
我前不久見到蔣總,我說謝謝蔣總,我說你給了我那一百萬給了我三年的時間,也許憑我自己用兩三年可以掙到一百萬,但是我特別需要這個時間,我說你給了我這個時間。
我其實是非常不了解互聯網的,2004年的時候非常不了解,我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重新學習,所以當時自己的公司就很找不到方向。跟他(鄧迪的P2P技術)之前其實我又看了好幾個項目,我覺得這幾個項目都不錯,事實上他們現在做的也很好,如果沒有碰到鄧迪,也許我會碰到高迪,也可能會碰到湯迪。
自己剛開始創業的時候總覺得具體的事務應該交給下面人,廣交關系才是自己的職責。
如果有一天我在我們四個(即被媒體宣傳為80年后的李想、戴志康、茅侃侃和高燃)里面脫穎而出,那可能還是因為我有一個更寬闊的視野,我的這個眼光比他們更寬一點,然后我會比他們更加的霸蠻,我會非常的有勇氣、非常執著的去做一件事情。然后我會更用心,更少去夜場,然后我會去尋求,我會去主動尋求更多人的支持,然后甚至我還有可能會用我的筆去尋求一些事情。
----《財富中國》溝通出來的財富 2006.08.11
我雖然內心是比較自信,但是外面看來還是比較謙虛的。
我覺得我可以告訴大家或者告訴全世界都可以,我一輩子生下來我就只有一個目標,他(李想)有很多目標,但是我就有一個目標,我就有一個理想,你說我不是理想主義者說他是,我不同意。
我就是想見見他(楊致遠),就是想跟他聊聊天,因為我覺得如果說我從事互聯網跟他聊聊天感覺很好,就像今天跟樹新(現場的嘉賓張樹新)女士聊天似的。
我一個大學同學,以前清華的學生會副主席非常有能力,然后在公關公司做到了高級經理的位置,只用了一年的時間,然后我就把他請過來幫我做事情,我去年做了一個全國校園的一個巡回演講,就是他幫我做的,一個人做的,做得非常成功。非常強,比李開復差一點點了,就是我的演講比他差一點,但是后面現在我們的公司,后面他做完這個事情以后就比較驕傲,然后慢慢就在這個公司里找不到他的位置,別人對他怨聲載道的,說了他很多壞話或者說他直接影響了我們公司的運行,最起碼直接影響到他身邊的四五個人,后面當別人有跟我反映的時候,我第一反應就是開除。 我給了他三個月的工資,然后把他推薦去了李開復的公司(Google)。
他就是李想,無所謂了。(回答關于李想是否理想化的提問)
我先把這個(撤資危機)搞清楚,然后我再會去根據這個危機,然后我會去找他。找他,看看他有什么想法,如果他實在說沒有救藥了,那也沒有關系,因為我做事情一般都會有兩到三套應急方案的。
目前來講我們公司還處在藍海里邊,我們還不是紅海還沒有碰到這樣的問題,我們還會不斷地壯大、不斷地作戰、不斷地成長。
假如我是陳天橋,我就做網絡電視。我會告訴自己就是說做網絡電視其實比他的盒子更容易到達他網絡迪士尼這個終極目標一定會的,如果他現在跟我來聊一聊我會告訴他怎么樣。我已經跟唐俊聊過了,唐俊說我還是要做盒子,那我沒辦法。
----央視《對話》:80后的財富新生代 2006.08.08
說實話,我的性格是一個比較適合創業的人,我現在越來越感覺到,我是比較善于創業。
首先,我認識非常多的企業家,有一些人是非常愿意幫助我的,因為他覺得我這個人是一個可造之才,所以這是我考慮的一個基點。另外我慢慢發現我這個人跟這些創業者,已經成功的這些公司的老板或者說總經理,跟他們有一些共同點,我覺得他們敢想敢做,我也是敢做敢想,所以就是這么一個契機。
不管我做一些什么樣的事情,我都覺得一定會有人愿意幫助我,他們也一定會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支持我,所以我就去做。我想如果不去做,那我就永遠沒有機會,如果我去做了,我就會有機會。
我找楊致遠倒不是說我認為他一定會給我支持或者什么的,是因為我當時心目中的網絡英雄就是楊致遠,就他一個人,而我當時又是做跟網絡有關的一個項目,所以我去找他,這可能是一種崇拜英雄的情結。至于說具體的錢到誰那里找,其實我自己早就有主意了。
遠東集團的蔣錫培是我非常好的朋友。我想跟他認識應該說一方面是一種緣分,為什么他認識了我,而不認識別人?另一方面可能是說得自夸一點,就是英雄惜英雄,他覺得我這個人是一個可造之才,他就愿意幫助我一下。我在見到他之前,其實我在電視上也看過他,在網上也找過非常多他的資料,最后對他的興趣非常了解,我發自內心地比較欣賞這個人,所以我講的話或者說我跟他的溝通,他覺得非常有深度,他覺得愿意跟我溝通,而不是別人的泛泛而談,你今年又掙了多少錢,你又怎么樣怎么樣的。
我在大學的時候組織了非常多的講座,請了非常多的企業家,還有一些政府官員,還有學者,還有一些國外的大企業家、知名人士一起來做演講。我從來沒有想過以后要得到什么東西,我知道認識這么多人是有用的,但是具體什么用我不知道,我就是這么去做,我對他們非常真誠,而且確實讀了非常多的書,也做了非常多的準備,比如說他們個人的資料,所以跟他們有共同語言。
其實現在我已經變化了,現在我絕對不會像他們描述的這樣去做,我會有選擇地去做一些事情。
每一個成功的人,每一個最終取得成功的人,他一定是這么做的,如果你年輕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的方向,那你就很難取得大的成功。
----央視《新聞會客室》:統領百人身價過億,25歲總裁自信創業 2006.07.27
其實我們真的犯了很多錯,一個是用人,另外一個是之前沒有錢,突然一下子來了很多錢,當然不知道怎么辦,當時租了中關村最好的寫字樓,好幾層,每個人搞了很大的辦公室,投資人看了非常不高興,這不叫犯錯是什么。另外公司的方向也是在探索中,那方面的犯錯是可以容忍的,但是花錢、用人,這個我覺得以后我們再也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一般的創業者開始都是沒錢的,拿了一大筆錢不知道怎么辦,現在留給我們的教訓就是首先該省的錢一定要省,能不花錢的地方就不花錢。
第二就是團隊的企業的文化建設應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只有文化建設上大家朝著一個目標前進,這個企業才有可能成功。另外,我們也鼓勵我們團隊的每一個人參與到我們公司未來發展討論中,讓他們把公司真正當成自己的家。馬云以前帶團隊是十八羅漢,我們現在公司是100多人,我們希望我們公司是108或者是118羅漢。我相信我們在這個行業里能夠繼續做到持續領先,就有可能取得像我或者大家都羨慕的成功者那樣。
商業模式是很多的,比如廣告可以掙到錢、技術可以掙到錢,另外你這個頻道到我這兒我要收錢,我們給大家寫了一大堆,事實上投資人告訴我們說,你不要寫這么一大堆,有一到兩個商業模式被證明了是可行的,那就是一個成功的公司,這個公司一定會成功。所以我所指的商業模式是在大的產業里能夠支撐大的公司大的發展,這才是商業模式。技術服務費不可能支撐整個公司的發展。現在看來我覺得網絡廣告可能會是一個商業模式,大家都知道,大家都在做。另外像給網友提供內容的收費也是一種可行的商業模式,但是到底是向網友收費還是企業用戶收費還是向電視臺收費?或者怎么樣,這是各家公司考慮的東西各不一樣。
----《賽迪網》Mysee高燃專訪 2006.04.27
我們網站本身的影響力還不夠,流量也不大。現在和大型門戶合作,是一種品牌的宣傳,同時也是盈利模式的嘗試。
----《IT時代周刊》 2006.01.05
在高燃的辦公桌上放著一疊設計圖紙,高燃告訴筆者,這是正在裝修的公司新辦公地點的設計圖。高燃興奮地說,Google就在公司新辦公地點旁邊,搜狐也離得不遠。談到為何要遷往新址,高燃表示一方面是由于融資到位,要給員工們一個好一點的辦公條件,另一方面也是現在的辦公地點已經滿足不了要求了,"這不,我的辦公室里已經有5個人辦公了",高燃指著另外四名在他辦公室內辦公的同事說,"此外還有4、50人將在近期加盟".高燃透露,網絡視頻經濟的巨大前景吸引了眾多優秀人才加盟,許多人紛紛從像IBM這樣的國際大公司來到MYSEE直播網,同時眾多門戶網站的人才也看到web2.0的前景紛紛加盟。
----官方公關稿件:神六載譽返鄉 中國P2P視頻經濟浮出水面 2006.10.17
可惜的是,嘴角的風還未曾拂去,李先生有了新的理想:“我的目標是讓每一位用戶都接觸并使用上最先進的技術,同時我也想為中國的發展和創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加盟Google使我有機會實現上述兩個理想。
想來想去,這篇文章就叫做,“致李開復先生的第一封信:從誠信談起。”以后,也許還有三封。
----高燃自文:致李開復先生的第一封信:從誠信談起 2005.07.20
"一塊錢!"當被問起3個月前求職花了多少錢時,高燃笑答。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本科畢業的他帶著自己的實習作品,徑直找到某報社老總要工作,花的就是公交車費──一塊錢。
----《中國經濟網》一塊錢求職不是天方夜譚 大學生求職花銷比較 2004.09.28
2006年尚未結束,歡迎讀者補充。
拓展咨詢 010-84710300
熱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