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任何角度來衡量,哈爾·斯特格(Hal Steger)都是一位硅谷成功人士。今年51歲的斯特格擁有200萬美元以上的存款,位于海邊、價值130萬美元的房子也已經還清貸款。粗略估算,斯特格夫婦的總資產約為350萬美元,進入了美國前2%最富裕家庭的行列。不過,他每天仍然要前往一處被同事們稱為“硅谷鹽堿地”的地點上班,在那里他是一家科技創業公司的營銷主管。
通常情況下,斯特格每天早上7點之前就已經坐在辦公桌旁。他每天要工作12個小時,周末還經常加班10小時。他說:“很多來自硅谷之外的人士也許會問,為何我這樣的人還要如此努力地工作呢?但是,今天的幾百萬美元同以往已經有了很大的差別。上世紀70年代,如果某人擁有數百萬美元,就意味著他可以過上富足的生活,住在大房子里,享受管家提供的服務。這樣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
工薪階層的百萬富翁
在硅谷,有著很多斯特格這樣的人,盡管已經進入富人的行列,但他們仍然努力工作。這些人被稱為工薪階層的百萬富翁,他們的生活中充滿機會;他們大多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他們非常了解普通人的生活,對那種整天為支付賬單而發愁的日子深有感觸。盡管很多人認為他們已經是成功人士,但這些數字精英并不認為自己特別幸運,因為他們身邊經常圍繞著更有錢的人士,而且人數眾多。
在一個首席執行官年薪數千萬美元、共同基金經理每年可以籌資10億美元的時代,那些擁有數百萬美元資產的人認為自己的財富微不足道也就不足為奇。在這個新鍍金時代里,百萬富翁們不得不放低姿態,因為有數十萬人積累了更多的財富。網絡交友服務公司Match.com的創始人加里·克里門(Gary Kremen)表示:“每個人都在看著自己上面的人。這里就像華爾街一樣,當你擁有數百萬美元時,就會開始關注那些億萬富翁。”
克里門今年43歲,他預計自己的凈資產為1000萬美元左右。根據美聯儲公布的數據,1000萬美元資產已經足以使他進入美國前0.5%的富人行列。但是在硅谷周邊,他還達不到金字塔的頂端。基于這一原因,克里門每周都要工作60小時到80小時,因為他并不認為自己已經擁有足夠多的財富。他說:“在硅谷,如果你只有1000萬美元,那簡直什么都不是。”
2006年美國各職業年薪中位數(美元)
職業 年薪 占勞動力比例 硅谷 占勞動力比例
信息系統經理 101580 0.2% 134330 0.7%
電腦硬件工程師 88470 0.1% 106550 1.0%
電腦軟件應用工程師 79780 0.4% 100630 2.2%
網絡系統管理員 62130 0.2% 89380 0.4%
程序員 65510 0.3% 87940 0.6%
百萬富翁仍缺乏安全感
當然,并非所有硅谷百萬富翁都持同樣觀點。今年49歲的塞利斯特·巴蘭斯基(Celeste Baranski)和丈夫一起居住在門羅公園市,她是一名工程師,擁有約500萬美元資產。塞利斯特已經不再為是否有足夠資金供兩個孩子上大學而發愁,事實上,很久以前她就不再需要花費精力平衡自己的支票本。對原來每天工作18個小時的工作感到厭倦時,她選擇了離開,并給自己放了12個月的假。
但是,同其他工薪階層百萬富翁一樣,塞利斯特很快就開始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感到擔憂。2000年,她的資產總值一度達到2億美元,但在互聯網泡沫破碎之前,她只成功套現100萬美元。今年3月,塞利斯特重新開始工作,與兩名合伙人一起創建了一家名為“Vitamin D”的軟件工作,同時也迎來了失眠的夜晚和各種壓力。她說:“我經常會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我為什么要做這些呢?”
塞利斯特和她的丈夫已經得出了結論:要想繼續過現在這種生活,她必須繼續工作。不久前,他們達成共識,為了保證家庭財務狀況良好,塞利斯特至少還需要工作五年。門羅花園市的房地產商大衛·海蒂格(David W. Hettig)表示:“在這里,那些擁有200萬美元或300萬美元財富的人并不感到安全。” 2006年美國各行業年薪的中位數為30400美元,硅谷為46920美元,一棟普通房子的價格為212300美元,在硅谷同樣房子的售價高達788000美元
與億萬富翁的差別
很多硅谷百萬富翁認為,他們能獲得現在的財富有偶然和幸運的因素在里面。在積累財富的過程中,能力確實扮演了重要覺得,但前提是有合適的地點和合適的時間。心理學家馬里萊恩·霍蘭德(Marilyn Holland)表示:“他們經常會想,如果自己當初去了另外一家公司,那結果將完全不同。”這是硅谷百萬富翁同那些企業大亨之間最主要的區別,后者往往認為自己是社會的中堅力量,價值數億美元或數十億美元。
今年51歲的硅谷工程師布魯斯·卡什(Bruce Karsh)預計擁有200萬美元到400萬美元的資產,他表示:“很多財富都來自于偶然,沒有人天生是億萬富翁。” 塞利斯特也持同樣的觀點,她最初想成為一名音樂家,但出于經濟方面的考慮而選擇了電子工程專業。她表示:“當我20多歲時,我無法想象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我經常會問自己:我真的應當擁有如此多的財富嗎?”據霍蘭德稱,很多百萬富翁都會問自己類似的問題。
百萬富翁的低調生活
1999年9月,塞利斯特擔任了掌上設備廠商Handspring的總工程師,這是她幸運的開始。由于持有的股票不斷升值,到2000年底,她一度成為硅谷最富有的女性之一。整體而言,塞利斯特一家過著樸素的生活,她開著一輛2006年的斯巴魯,而她丈夫則開一輛6年的薩博;他們的兩個孩子都在公立學校上學,假期大多呆在家里;她幾乎不關注衣服和珠寶;他們擁有一座游泳池,這只是因為它是塞利斯特的夢想。
同大多數鄰居一樣,塞利斯特一家最大的支出是房子,因為他們居住的社區位于美國房地產價格最高的地段。2001年初,他們斥資195萬美元在門羅公園市購買了一座廢棄的房子。隨后幾年里,他們又投入100萬美元用于房屋改造。塞利斯特認為,盡管鄰居大多是高收入的行政人員、教授和其它白領人士,但很多家庭的經濟狀況并不理想。她說:“我簡直不知道那些只有固定工資的人如何生存。”
欲望永無止境
除了辛辛苦苦再掙500萬美元到1000萬美元,硅谷百萬富翁也有其它選擇。他們中的很多人“逃離”了硅谷,今年51歲的馬克·蓋奇就是其中之一。2005年,蓋奇一家帶著300萬美元資產離開了灣區,搬到了俄勒岡州的一個小城市,并買了一所大房子。蓋奇現在只有在合適的時間才會工作。
不過,很多工程師和創業者的生活已經同硅谷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他們難以輕易離開。烏姆博托·米利迪(Umberto Milletti)目前擁有500萬美元的資產,但生活壓力仍然很大。2000年,他持有的DigitalThink股份一度價值5000萬美元。受此影響,他為自己的家庭在舊金山附近購買一座豪宅。時過境遷,當他的資產下滑了90%之后,這座豪宅已經成為了他的一個巨大的負擔。米利迪說:“我可以搬家,但這樣做就意味著我已經承認失敗。”
對于米利迪來說,生活就像是永遠沒有盡頭的馬拉松長跑。他說:“人們的欲望永遠沒有止境,當你成為美國前1%的富人時,你就想進入前0.1%;當你進入前0.1%時,前0.01%又成為了你的目標。你也許想退出這場爭奪,但那很難做到。”
拓展咨詢 010-84710300
熱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