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際爾虞我詐,但有時候,情誼卻發生在毫不刻意的關系之中。
我和這位主編大姊的首次接觸相當特別。那時,我是SOHO一族,寄了份寫作計畫給她,她很快地打電話給我,表示對我的企畫很感興趣。于是,我們相約見面,她說:「醒吾大樓咖啡廳……反正,你會看到一個樣子呆呆的人站在那里,那就是我!」我不禁莞爾,心想:這位頗有名氣的主編,怎會如此地沒架子?
那次約會相談甚歡。她喜歡做一些驚人的、弄皺一池春水的議題,與我文風煞是相符;我不吝表現自我,而她正想挖掘個性獨特的作者;我那時只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寫手,她絲毫沒有輕侮之意,大力鼓勵我多方發展。在這種彼此欣賞、個性投契的關系中,我們合作愉快。她的版面若有急需,我便迅速充當救火隊;我提議的采訪計畫,她也適時給予協助。我雖非她的屬下,但她對我的照顧絕不亞于聘雇關系中所能或所應施予的。
過了一年,她離開了原來的媒體,轉戰他處。我也 文章來自免費范文網www.qc99.com歷經了幾番工作更迭。其間,她還曾幫著新開出版社的友人找作者寫書,她找了我。這對我而言,無疑是一番難關重重的挑戰……正在猶疑、沒信心之間,我突地轉念:既然她膽敢找我寫,為什么我不敢放手嘗試?于是,我受到鼓舞,答應了,最后也完成了。她幫助友人的使命達成,我們又是一段時間沒有聯絡。
命運很奇妙,冥冥中似有什么力量,將我和她推往某個頻率相近的磁場。一個周日午后,我和一群朋友上陽明山玩,竟在7-eleven巧遇她和她的親屬,山上的相遇,接連發生了兩次,大伙兒索性坐臥草地聊天,聊著聊著,才知彼此近來對佛法都產生興趣。云淡風輕,我們交流的溫度一如以往,朋友重逢,得知彼此還是「同修」,驚喜不在話下。
前陣子我陷入低潮,重拾荒廢許久的佛書,想到那次巧遇,不知她現在在做些什么?……懸念之間,竟接到她的電話。她說,她準備新弄一個出版社,想出些佛教相關書籍,覺得我是合適的作者……徒有興趣,毫無修行功力的我,再度陷入沒有信心、懷疑自我的搖擺狀態,她知曉后,依然如從前般給我鼓勵,她分析我的特質給我聽,坦言對我的期許。我聽了感動,虔誠默想「有志者事竟成」,再次朝著追尋信念的未知之路走去。
這次的攜手,不知會茁長出什么果實。但于我而言,卻有很深的感觸。這幾年來,確實體認到職場中朋友難交,即便是合作關系,也難有激蕩想法、碰撞生命火花的感覺。而眼見職場人際繞著利益及權力打轉,雖明道理,還是無法阻止心底的無意義感。然而,我和這位主編大姊的緣分,除了專業上的理由,更多的卻是信念理念的共鳴、個性特質的投契、及不刻意卻真實流露的情緒支持!如此的職場情誼,讓我擁有分享而快活的工作經驗;這份伙伴交情,讓人不論身在何處,無論事業高低起伏,都能感受到溫潤有力的職場臂膀。
拓展咨詢 010-84710300
熱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