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過討論,認識現實中的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否應積極努力地去改造?明白公平是相對的公平,每個人付出后的業績是與自己的收人相對稱的。
快樂時段
10分鐘。
講f面這個故事給大家聽,然后展開討論:
小母雞在谷場扒出了幾粒麥子,請鄰居幫忙種下麥子,等收獲的時候大家就有面包吃了。可是它的鄰居牛、鴨、豬、鵝誰也不種,最后還是小母雞自己種下了麥子。
到了收麥子的時候,誰也都不過來幫忙,小母雞只有自己動手收了。因為鴨和豬認為不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牛認為有損資歷,鵝認為無所謂,不干不會餓死。
等到了烤面包需要幫忙的時候,牛要加班工資,鴨因享受最低生活補償而不做,鵝認為一個人幫忙不公平,豬說太忙。結果還是小母雞一個人做。
等小母雞的面包做好以后,它的鄰居要求分享勞動成果,因為麥子和土地是大家的。牛說小母雞損公肥私,鴨說小母雞是資家本,鵝說要求平等,豬只顧嘀咕。
最后,每人分了一份面包,小母雞卻再也不做面包了,大家又過著和平的生活。
當主持人或講師講完故事后,要組織大家討論公平與否。通過有人說公平、有人說不公平來得到一個結論。
點燃思考
1. 您遇到過這種狀況嗎?遇到后您的想法是怎樣的?
2. 您認為這種狀況應該改變嗎?您有心去改變嗎?
3. 您明白相對性的道理了嗎?
搞笑胖貓
打蛑螂
一天,胖貓買了2袋衛生球。第二天,他又來到商店里。
胖貓:“請再給我4袋衛生球。”
店家:“您家一定有很多蟑螂吧?”
“是的,”胖貓說:“我花一整天時間,用昨天買的衛生球打蟑螂,可惜,至今我才打中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