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揭示培訓中溝通技巧的重要性。
程序
1、 讓參加游戲的學員準備并熟記幾篇三分鐘左右的演講。
2 、讓學員分別舉起一個、兩個或三個手指,然后讓他們圍著屋子轉圈,尋找另一個與自己所舉的手指數一樣的人。一旦組成對,讓他們自己看誰比較矮一點兒,這人就為A。
3、 讓搭檔們互相握手并說:“我想你對下面的事不會介意,我真的認為你會感興趣的”。
4、 A將對B開始他三分鐘的演講。但是他們開始談的時候,B必須轉身走開,并說:“誰想聽你的胡說八道?”
5、 在第一輪的整個過程中,B必須在附近走來走去,重復說:“那又怎樣?誰想聽你的胡說八道?”A必須緊跟B,繼續演講。
6、 A此時應該注意的是,首先不要改變演講的內容=其次要運用“那又怎樣”的技能,考慮一下為什么這個演講的內容是十分重要的,而且B也應該認真傾聽的,然后適當地通過他的語調、面部表情、身體語言等非語言手段把這層意思表達出來。
7、給這些小組二分鐘時間表演,到時間后叫停。
8、現在告訴這些搭檔調換角色:B必須開始他們的演講,而A在附近走動。同樣也是三分鐘時間。
9、讓這些搭檔們再一次相互道歉,并握手。然后,請他們返回各自的座位。
討論
1、一再要求別人聽自己發言有什么感受?有些時候發言者一定要這樣做嗎?什么時候?為什么?
2、當你被忽視時,你有什么想法或感受?你用什么方法來調整你的發言方式了嗎?如果有,是怎樣的?
3、發言人什么時候會遇到聽眾認為他們的信息不切題的情況?你認為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
4、如果發言人對自己的演講內容注入了自己的情感是否會帶來不同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總結與評估
1、真正受大家歡迎的培訓師在演講他們要發送的信息時具有天才的敏感性。無論他們是第幾次發送信息,總會讓人聽起來很新鮮,甚至耳熟能詳的演講似乎也不那么乏味。
2、這些演講者是如何達到這種登峰造極的地步的?其實很簡單,通過使用一種最為新聞記者所熟悉的一般技巧:當他們發送他們的信息時,不停地問自己:“那又怎樣?”然后給自己找出足夠多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