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蔡智明在某次接受采訪時說,自己學會了不執著。于是,又被問到另一個問題:“不執著與不進取有什么區別呢?”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我們常常對一些表面上相似的事物區別不清。比如,勇敢與大膽。這兩個詞在字面上好像沒有什么區別。但是Lawrence從教練的角度作了區分:勇敢是負責任的,而大膽是不負責任的。
好了,言歸正傳,來看看蔡智明的回答。
“區別在于,進取的目標是不變的,但是不再執著于要用什么樣的形式。”蔡志明談到從前自己回到家里是從來不做家務的,總覺得自己是個大男人,這是應該的。當時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這種觀念影響了家庭關系。
后來他主動做一些家務。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目標是要一個好的家庭關系,沒有必要太在乎自己做不做一些家務這些形式。
也就是說,他進取的是搞好家庭關系這一目標,不執著的是達到這一目標用什么形式。
當然,區分不執著與不進取的關系遠不止做家務這么簡單,我們完全可以把它運用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去實現我們的目標。
采訪者還問蔡智明,有了這個區分之后,兩夫妻的關系是不是更好了?
“當然”,蔡智明毫不含糊地說。
“最好的時候有多好?”采訪者刨根問底(這是執著還是進取?)
“最好的時候”,蔡智明不愧是位很有經驗的教練,它的回答嚴謹而準確:“就象——兩公婆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