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子里養著五只猴子,然后在籠子中間掛一個香蕉。猴子因為喜歡吃香蕉,所以就爭著去夠,但是籠子上安裝的噴水器立即噴向所有猴子,如果有哪只猴子試圖去夠香蕉,則所有的猴子都要遭受被淋濕的痛苦。后來,一旦有猴子蠢蠢欲動想夠香蕉,其他猴子便暴打它一頓,到最后幾乎所有的猴子都被打過,大家一致認為夠香蕉就會帶來淋濕的后果。不能試圖去碰香蕉成為這個群體中的行為準則,當飼養員用一只新猴子換了一只老猴子之后,新猴子興趣地去夠香蕉的舉動被所有的猴子懲罰了,它莫名其妙地看著這個群體,不知道自己哪里錯了,當它有夠香蕉的舉動時就被暴打懲罰。飼養員逐一換掉了原來所有的猴子,但是新的猴群中每個猴子都因為試圖夠香蕉而被暴打過,從此,不能試圖去夠香蕉成為這個群體中的潛規則。
故事分析:
第一批的猴子自由而活潑,它們按照自己的喜好來辦事,但是制度讓他們不得不收斂自己的本性,并且不成文地形成了內部生存規則:不許任何成員去碰香蕉。當新的一員加入這個組織中,大家對它肆意破壞這個維持秩序的規則感到異常憤怒,所以這只新猴子挨的打必然要比老的群體要重;當來了第二只新猴子時,第一只新猴子下手要比其他的猴子還要狠,它一方面是盲目地維持秩序,另一方面是為了發泄被打之恨。當籠子里全是新猴子的時候,大家依然墨守這不成文的規則,當有人試圖去改變的時候必然遭到報復和懲罰。可是后來的猴子群體都沒有被淋濕過,大家也不知道為什么不能去碰香蕉,也不知道為什么要維持這個規則,如果沒有力量強大、富有說服力的猴群新領導出現并改變規則,那么這個潛規則將永遠保持下去。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如果說第一群猴子打第一只新猴子時,諸多猴子是從眾心理的緣故,那第一只新猴子毆打第二只新猴子時就是報復和發泄心理了,這和現在工作環境中老員工明知新員工的行為會觸犯制度或者規則,但卻不愿意提前明示,許多工作技巧和方法要新員工自己去試錯才能獲得,這和猴子試驗中老猴子的心理是一樣地,他們曾因為工作失誤被懲罰過,也在失誤中積累了經驗和技巧,但出于報復和發泄的心理,并不情愿把這些經驗和技巧順利地傳授給新來者。
許多新的員工,一進單位就會發現很多不合理的規定,他們或者在公開場合,或者在私下場合,抱怨或者抨擊單位的規則和制度,他們不清楚為什么不合理就在面前,那些老員工為什么不去改變它并讓它存在到現在?他們就像那些新的猴子一樣,不知道這些規則產生的歷史,卻因怕受到懲罰而墨守著,慢慢地,等他們成了老員工,對新員工的疑問也會嗤之以鼻。現在國有企業因為改革的原因不得不走向市場,在市場中依然能夠叱咤風云的,必然是出現了新猴子改變老猴子的潛規則,或者是老猴子中的領導在新的(be環境下改變了規則;而那些走向困境或者倒閉的國有企業,就是因為許多老猴子墨守著過去的規則,即使有充滿時代感的新猴子加入,也因老群體的規則壓制被同化或者排斥掉了。
0
最新咨詢共有 0 位網友發表了咨詢
查看所有咨詢
報名咨詢
在線咨詢 全國免費電話
熱點關注